中国PE/VC万字简史:深度干货,读懂一个时代-e代理互联网海外财富管理专家
从2001年至2015年初中国创投界崛起的一段历史,非常震撼pullip。那些投资大咖,他们的崛起似乎就是那一年,那件事,其实并不遥远;看着那些年的青涩照片,他们也并不是天生就沉稳睿智;还有除了那些刷烂朋友圈的大佬们,原来创投圈还有很多人,一直很低调,却又做过那么多轰轰烈烈的大事。
01
2003年
老虎基金重返大陆新一轮互联网布局开启
珍贵的纪念:2003年第三届CVCF会上嘉宾演讲、圆桌论坛、颁奖等环节合影
经历了前一年的“寒冬”,2003年的创投行业开始展现出一些“回暖”的迹象。尽管本土创投依然还在“寒冬”中挣扎,但外资创投则再度盛装出场:以老虎基金为代表,一批外资主流基金在这一年重返大陆;3月,软银亚洲4000万美元注资盛大,标志着外资巨头们开始对中国互联网的新一轮的布局;蒙牛的融资揭开了大额投资并购的序幕;
掌中万维、3721的并购则让中国创投寻找到新的退出渠道;携程完成上市,开始让四位轻人走入历史舞台.....
在这一年,有两件事值得创投和互联网圈铭记。一是软银亚洲主导的对盛大投资。从投进去到退出仅花了20个月,风投以16倍的回报退出,这个战绩已成为了中国MBA的经典案例。盛大在上市之前,全世界尚无一家在线游戏公司上市。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它是创建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
另一件事,是携程的上市。1999年5月,梁建章与季琦、沈南鹏、范敏共同创建了携程旅行网。四人按各自专长分工:季琦任总裁,梁建章任首席执行官,沈南鹏任首席财务官,范敏任执行副总裁,人称“携程四君子”。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携程旅行网迅速成长并实现了旅行产品的网上一站式服务莫七七,业务范围涵盖酒店、机票、旅行线路的预订及商旅实用信息的查询检索。在成立仅4年后,携程于2003年完成上市,这也创造了当时互联网创业到上市的一个神话。
2003年,那些业绩超凡的VC/PE界代表人物。
01.章苏阳,时任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人
1999年10月1日,章苏阳主导了对携程的投资;也正是这件事,成为互联网泡沫破灭后中国第二轮互联网热潮的起点。在后来的退出过程中,IDGVC获得了超过34倍的高额回报。“投资携程的时候,我跟沈南鹏在一个咖啡厅把价格谈好了,然后就在协议上签了字,完全没有什么庄严的仪式。”章苏阳说,“当时他们只要43万美元。”作为回报,IDGVC获得了携程5%的股。这也成为这位IDG“七长老”的代表案例之一。
02.黄晶生 时任软银亚洲中国区董事总经理
盛大的投资让当年的创投圈们记住了软银亚洲,也记住了黄晶生(软银明星经理)和阎焱。2001年下半年,软银亚洲CEO阎焱找到黄晶生,请他回国主持中国业务。2002年,黄晶生开始了执掌软银亚洲中国业务的日子,任软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在盛大遭遇到负面事件影响时拜托了双子星,黄晶生经过细致尽调最终完成了对盛大的投资,证明了其专业与胆色。2005年,黄晶生加盟Bain Capital(贝恩资本)任董事总经理。
03.陈立武 时任华登国际投资集团董事长
彼时,华登国际作为外资创投的代表,在90年代末先后主导了对于华润上华、安凯科技、智芯科技、中芯国际等公司的投资。在2003年海金仓,陈立武创办并领导的这家国际巨头开始尝试把决策权下放罗迦陵,其中主导原因就是错过了对盛大与阿里巴巴的投资。“那几年我们失去了很多机会创维酷开电视价格,要加快我们的速度就必须更加灵活沈文祖,更加开放。”陈立武后来回忆。
02
2006年
本土创投“破茧”IDG、赛富焕发“新生”
珍贵的纪念:2006年第六届CVCF会上嘉宾演讲、圆桌论坛、颁奖等环节合
伴随着2005年外资机构纷纷进入中国内地,2006年的创投圈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让中国的创投行业日趋规范。2006年8月8日商务部等六部委以“2006年第10号令”联合公布了《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以下简称10号文)对国内创业投资产业带来了不小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集中在创业投资机构对被投资企业的退出上。
天使投资开始在这一年初见雏形。比如当年的空中网CEO周云帆、北极光的杨镭等,周鸿祎都加入了天使投资人的行列躺着的爱情。在外资机构纷纷设立中国基金的同时,第一批在互联网“风口”中获得财务自由的创业者们开始扮演起天使投资人的角色。
对于本土创投而言,2006年同样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2006年,同洲电子在深交所中小板挂牌上市,中国本土风险投资在国内资本市场迎来首个成功退出,达晨和深创投由此知名。
在日后回忆中会战唐门,达晨创投董事长刘昼和深创投前董事长靳海涛都将同洲电子比喻为本土创投的划时代截点每克拉美。同洲电子的上市使得本土创投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退出,在此之后,属于本土创投的时代正悄然到来。
2006年,那些业绩超凡的VC/PE界代表人物。
01.周全 IDGVCPartners合伙人
作为和熊晓鸽同样重要的IDG创始人之一,周全一直表现的非常低调。不过,2006年,创投圈的目光重新都聚焦到这位IDG创始人身上贴膜boys。2006年,IDG资本与Accel Partners共同发起的IDG-Accel Growth FundI成立,规模达到数亿美元。如同周全后来回忆,此前的IDG苦于项目太多,没钱投资。这次合作之后,IDG资本开始转变。
02.阎焱 赛富开始步入正轨
2005年,在经过与软银的艰难谈判之后,软银赛富独立。由阎焱主导的这次事件,被业界称为“VC独立运动”,而这也让阎焱正式在中国的创投江湖中确立了自己的领袖地位。2006年,赛富开始步入正轨。当年,阎焱募集的第三期基金是11亿美元,期间,李嘉诚曾主动表示要向赛富投资3亿美元,然而赛富最终却只接受了1800万美元。在此之后,包括58同城等经典项目证明了阎焱在创投圈中的江湖地位。
03
2009年
2009年创业板开了!本土创投崛起
珍贵的纪念:2009年第九届CVCF会上嘉宾演讲、圆桌论坛、颁奖等环节合影
2009年是中国PE/VC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2009年10月30日,期待已久的创业板在深圳推出,多年来苦无退出渠道的中国本土PE终于迎来了爆发式的收获。
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背后分别是20家风险投资公司。统计显示,风险创投在这些公司上市前一共投入了近7亿元资金,最终赢得了平均5.76倍的回报。从此,让中国的人民币股权投资风生水起,一时间全民PE,到处都是Pre-IPO。
在人民币基金欢天喜地庆退出的时候,美元基金却徘徊在低谷东汉霸业。受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元基金退出受阻,美元基金和人民币基金的表现呈现冰火两重天。创业板上市公司背后鲜有外资VC/PE的身影,仅有英特尔和华平两家外资机构退出,外资机构分享创业板财富盛宴的机会极少。
2009年之后,本土基金的规模大幅增长,投资数量远远超过美元基金,本土创投机构崛起,并开始积蓄能力与美元基金分庭抗礼。
2009年,实力雄厚的VC/PE界代表人物
01.靳海涛 时任深创投董事长靳海涛
作为中国第一家创投集团,深创投诞生在1999年,即便在2009年这个时候来看,深创投也是属于老牌国有背景的创投机构,资本实力雄厚,但是与大多数人民币基金一样,苦于没有退出渠道。2009年创业板开启对深创投来说无疑是史上最大的利好,创业板首批28家企业中有4家来自于深创投的投资,前期的积累一朝爆发,这4笔投资直接将深创投送上了中国创业投资50强榜单第一名的位置。
02.吴刚 昆吾九鼎董事长
2007年7月,五道口牛人黄晓捷、证监会曾经最年轻的处长吴刚携手创建了昆吾九鼎。2009年10月,九鼎所投的两个公司——金亚科技与吉峰农机,同时登陆创业板。涨幅曾被称为创业板第一股的吉峰农机,除了让九鼎一炮打响,还给它带来了超过2.7亿元的丰厚投资回报。这家创立仅仅2年的投资机构,直接以第九位的名次跻身中国PE榜单10强。从此,“九鼎”这个名号在资本市场上风生水起。
03.刘昼 达晨创投创始合伙人
达晨,2009年度最活跃的VC之一,创业板开启的另一大赢家:这一年,达晨投资的项目中有4家成功实现IPO:爱尔眼科、网宿科技和亿纬锂能和蓝色光标。同年,蛰伏3年获得20多倍回报的福建圣农被评为2009年最佳退出案例,达晨刘昼也因卓越的投资表现被评为2009年最佳创投家。加上2006年,达晨成功完成的中国创投里程碑事件:第一个通过上市的方式退出的投资案例——同洲电子,达晨奠定了在中国本土创投机构中的领先地位。
04.张维 基石创投董事长
基石创投董事长张维是一个很稳的人,他对基石资本的定位是“中等规模,严格控制品质”。从2000年创立到2009年,基石资本作为国内历史最久的PE投资机构之一,历经数次市场跌宕珍爱妙方,基石却因投资“稳且准”取得了丰厚的投资回报本源紫莲。创立近10年,但是只投资了不足30个项目,这背后是基石自己的投资原则和投资风格:坚持成长投资,不投机,退出上也不依赖IPO。基石资本投资霸气十足,基石看中的项目,一般都会去领投,并且会给予强大的后续服务。
04
2012年
PE深陷困局投资阶段前移,唯品会上市
珍贵的纪念:2012年第十二届CVCF会上嘉宾演讲、圆桌论坛、颁奖等环节合影
2012年,中国PE行业步入严冬。
2010和2011年的“全民PE时代”已经将PE行业变成了一片红海,2012年PE/VC退出非常困难。
一方面,国内二级市场持续低迷,IPO明显降温,富人捂紧了钱袋子,持续投资能力下降,PE/VC行业募资、投资活跃度双双下滑明显,退出困难,投资回报率也大幅下滑。
另一方面,美国资本市场,中国概念股在美国资本市场遭受冷遇。从2012年3月唯品会上市到11月YY上市,中间8个月出现空档期,8个月内没有一家中国公司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市。
当年的清科集团私募通数据显示,与2011年同期相比募资金额缩水近70%,投资金额下降了42%。中国企业上市2012年前11个月上市企业个数比上一年下降了40%,融资的金额下降了60%。2012年IPO退出数量只是上一年的一半。而这一年的退出账面回报率以平均4.38倍,创下创业板开启以来的回报新低,其中,12笔创投投资项目遭遇负回报,另有40笔项目“险些没赚到钱”。
整体陷入困局的PE开始谋求转型息夫人,一部分PE将目光投向创业早期,将投资阶段向VC前移;另一部分PE开始将工作重点转向并购。
2012年,叱咤风云的VC/PE界代表人物
01.符绩勋 纪源资本合伙人
纪源是中国VC史上第一例中美两家基金合并的成果。2008年,主打美元基金投资的寰慧投资合并国内本土人民币基金科星,并将名字更改为纪源资本。2012年,纪源资本管理着六期基金,其中四期美元基金和二期人民币基金,总规模约16亿美金。符绩勋、吴家驎、李宏玮……只有7个人的团队精简但是效率极高。2012年的纪源资本已经先后投资了百度、去哪儿、土豆网、聚胜万合、美丽说、以及2012年成功赴美上市的YY,稍早前还主导了土豆网卖给优酷。
02.梁信军 复星集团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复星从2007年开始大规模开展PE投资业务,到2011年底,复星一共投过72个项目,截止到2012年底,复星已经有42家公司上市快手阿修,收益率高达38.1%滕州尚贤中学。2011年,“复星资产管理集团”成立。2010年,复星提出“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的模式,随后便开始谨慎而精选的国际化投资,2010年投资了地中海俱乐部,2011年投资了希腊时尚少女品牌Folli Follie打虎将李忠。2012年,复星的投资成效已经开始得以显现。
05
2013年
PE/VC寒冬BAT疯狂收购
珍贵的纪念:2013年第十四届CVCF会上嘉宾演讲、圆桌论坛、颁奖等环节合影
2013年12月30日,A股史上历时最长的第八次IPO暂停终于结束,这次IPO暂停始于2012年11月总历时近400天。因此,这一年的IPO退出全部来自境外资本市场。相比2012年只有2家中概股成功赴美上市,珍妮巴斯2013年这一数字提升至8家,美国资本市场对中概股重新燃起热情。
2013年以来,并购重组利好政策密集出台,再加上IPO堰塞湖,双重作用下,并购作为PE/VC投资的退出渠道开始逐步升温,其中以互联网并购为甚,2013互联网并购额暴涨9倍。
2013年,“PE+上市公司”模式渐渐成为PE热衷的新玩法。这种模式帮PE基金躲开了万众奔腾挤独木桥的Pre-IPO旧路,开辟了新的退出途径。
2013年,BAT展开并购大赛,马化腾,则先后投资搜狗和嘀嘀打车,马云3亿美元收购高德软件ihos登陆,李彦宏更是以19亿美元买下91无线成为互联网史上最大收购案。
2013年,不仅国内并购市场热闹非凡,海外并购也大单频出,双汇72亿美元收购史密斯菲尔德等皆成经典案例。
2013年,业绩超凡的VC/PE界代表人物
01.DCM林欣禾 “58之后再无58”
林欣禾掌舵的DCM资本所投资的58同城于10月末在纽交所上市,后者的上市成为2013年TMT行业最耀眼的成绩之一,DCM获得超过12倍账面回报,同时一扫之前中概股在美被做空带来的阴霾。掌舵DCM,林欣禾投资过的项目均为行业翘楚,包括唯品会、豌豆荚等。
02.GGV符绩勋 牵线百度战略投资去哪儿
2013年去哪儿上市,作为百度与去哪儿的牵线人的符绩勋功绩显赫。这次交易不但为纪源资本和他本人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也让他曾经投资的百度赚的盆满钵满。从牵线百度战略投资去哪儿,到土豆优酷合并的幕后推手,新加坡人符绩勋将投后管理做到了尽职尽责,也为纪源资本带来了丰厚回报,外界赠其封号“并购高手”、“TMT超人”。
03.IDG林栋梁 百度19亿美金“天价”并购91无线
百度19亿美金“天价”并购91无线是中国移动互联网业并购中的空前绝后一笔。这一年,早年投资网龙、91无线幕后推手林栋梁凭借此次并购成为最大赢家。
06
2014年
PE/VC“黄金时代”聚美、京东、阿里先后上市
珍贵的纪念:2014年第十四届CVCF会上嘉宾演讲、圆桌论坛、颁奖等环节合影
这是PE/VC的“黄金时代”。
首先政策上,2014年,VC/PE机构接连收到一系列政策红利。5月,PE/VC机构受“国九条”力捧;8月,《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公布,私募基金由“游击队”转向“正规军”。8月,国务院发文明确险资可以涉足夹层基金、并购基金、不动产基金等私募基金。
在投资上,互联网金融发展速度惊人,P2P平台上线达到高峰期,Lending club的上市更是提振了人们对互联网金融的热情,该行业全年共获VCPE投资3000多亿元人民币。O2O投资创业大战如火如荼,成为这一年最热闹的风口。
在退出上,2014年共有15家企业陆续赴美IPO阿兹蒙,募资额达到创纪录的304.52亿美元。这一年聚美优品、京东、阿里巴巴先后上市。另外,“上市公司+PE”型并购基金模式风靡资本市场。2014年成立的并购基金数量比前几年成立的总和还要多。
新三板如火如荼,8月做市转让方式启动,做市转让交易额迅速超过协议转让方式。九鼎投资挂牌新三板带来示范效应后,中科招商等一系列PE机构开始推进挂牌事宜。多位知名明星投资人自立门户。原鼎晖创投王晖创立弘晖资本,原IDG合伙人毛丞宇成立云创投资,原红杉VP曹毅成立源码资本……行业内人才流动持续增多,但有助于行业的快速发展琴枫雅轩。
2014年,业绩超凡的VC/PE界代表人物
01.徐新 京东上市投资回报150倍
2007年8月京东获得今日资本1000万美元A轮投资。随后在京东最艰难的时候,徐新拉来自己的老朋友为其注资,徐新评价刘强东“牛在有杀手的直觉!”近8年的对京东的全方位支持,给今日资本带来了150多倍的回报。
02.张磊 投资京东账面收益40倍
在2014年以前,很多人不知道张磊,也没听说过高瓴资本,张磊在国内低调潜行。2005年,投资腾讯时其市值不足20亿美元,如今腾讯市值已经超过了1900亿美元,入股京东,账面收益翻40倍。如今高瓴资本已经成为亚洲资产管理规模最大、业绩最优秀的基金之一。
03.徐小平 聚美优品带来千倍回报
在聚美优品创始人陈欧创业之初,徐小平对其赞赏有加,并认为聚美充满想象空间,于是作为天使投资了18万美元,之后陆续追投。2014年5月,聚美优品赴美上市,徐小平以1308倍的投资回报坐上最卓越天使投资人宝座。
04.沈南鹏 投资京东账面收益40倍
毫无疑问,红杉是2014年投资界最大的赢家,2014年以11家退出成为退出案例最多的投资机构,其中有7家上市、4家公司通过并购退出。2014年三大电商上市案中,无一例外均有红杉的身影,加上此前横扫美国市场的妖股唯品会,电商行业已经被红杉通吃了。